历史上的地方割据势力——段国
段国(304年正月~338年三月),又称段氏鲜卑、辽西公国,是段氏鲜卑首领段务勿尘建立的政权。以令支(今河北迁安)为都城。统治范围西至渔阳(今北京密云西南),东至辽水(今辽河)。历6主,存世34年,被后赵和前燕联合攻灭。
段国(304年正月~338年三月),又称段氏鲜卑、辽西公国,是段氏鲜卑首领段务勿尘建立的政权。以令支(今河北迁安)为都城。统治范围西至渔阳(今北京密云西南),东至辽水(今辽河)。历6主,存世34年,被后赵和前燕联合攻灭。
从这句话往回拉,看得清楚的是一段又一段的权力重整。先说北方,把散碎的地盘整成较大格局,能算得上有章法的,是拓跋家干的事——北魏。北魏把之前十六国那会儿的乱局收拾了一阵子,政治地图稳定下来。可好景不长,北魏后来分成东魏和西魏,又演变成北齐、北周,北方内部继续折腾
翻遍《二十四史》,总能看到几个 “特殊” 的皇帝。他们要么被骂 “篡汉叛周”,要么被贴 “蛮夷僭主” 的标签,正史连给他们的政权立 “本纪” 都不情愿。
荆州将领胡亢,原为新野王司马歆麾下的牙门将,在竟陵(今湖北潜江西北,距荆州治所江陵约百余里)自立为楚公。胡亢麾下有一员猛将杜曾,原为司马歆的南蛮司马,新野人氏,此人勇冠三军,智勇双全,不仅力大无穷,更擅长水战,能披甲泅水作战,因此被胡亢任命为竟陵太守。
羯族在中国历史上活跃的时间,不过短短数十年,却给中原地区的汉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深重创伤,一度给北方汉人带来近乎灭族的威胁。
王弥与石勒最初同为归附汉赵皇帝刘渊的盟友,在乱世中并肩作战,后逐渐成长为手握重兵、雄踞一方的军事统帅。二人表面上维持着盟友的和睦关系,实则各怀异志,彼此忌惮,暗流涌动。
匈奴是我国北方古代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。在秦汉时期,他们与中原汉族时而交战,时而和解。随着部分匈奴部众迁入长城以南定居,汉匈两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,逐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。
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,曾出现过不少强盛的少数民族,比如匈奴、契丹、鲜卑、女真等,但这其中的很多民族,都只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,最后逐渐销声匿迹。
永嘉五年(311)六月,洛阳城破。前赵大将石勒纵兵大掠,羽林郎、散骑常侍、皇亲国戚,一律被驱到铜驼街,刀起头落。